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幕墙 展示速滑馆“速度与激情”

  • 2021-11-06 15:17:21 来源:南方日报

这张被称作“天幕”的索网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构成,共198米长、124米宽。受访者供图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场馆,国家速滑馆将承担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4日,南方日报记者提前探馆,一览“冰丝带”国家速滑馆风采。

从外观看,国家速滑馆形如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冰丝带”;场馆内部,更衣室、热身区、力量房等各功能区分工明确,防疫分区政策得以严格执行。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国家速滑馆无论是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均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拥有“智慧大脑”的国家速滑馆,更是向世界贡献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方案”。

“冰丝带”幕墙

展示速滑馆“速度与激情”

国家速滑馆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方米,高度33米,能容纳约1.2万名观众。国家速滑馆公司设计总负责人郑方介绍,作为专为北京冬奥会兴建的场馆,国家速滑馆在建造过程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第一次”,也实现了很多建筑行业中的“世界之最”。

国家速滑馆的外墙由3360块玻璃拼接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夜幕下宛如22条“冰丝带”在场馆上空飞舞。为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国家速滑馆外立面通过机械配合工人操作,严丝合缝嵌入160根S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

记者在国家速滑馆内看到,支撑“冰丝带”的屋顶由一条条钢索构成马鞍形,好似一张巨大的羽毛球拍面“绷”在场馆上方。这张被称作“天幕”的索网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构成,共198米长、124米宽,其上再铺设1080块4×4米单元屋面板,每一块都是经测试后再加工定制。

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表示,国家速滑馆采用的马鞍形索网、环桁架和幕墙斜拉索屋面设计体系为世界首创,该馆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配备“智慧大脑”

比赛空间和观众席气温分层

国家速滑馆在建造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先进建造、绿色节能技术外,还全生命周期应用了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智慧建造”,该馆创造了8个月完成主体建设的“冬奥速度”。

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工程项目经理李少华介绍,传统体育场馆建设时需要先做好混凝土结构,再进行钢结构建设,最后铺设索网。而国家速滑馆在建设中同时展开上述三个步骤,这一“行施工”模式将国家速滑馆的建造工期缩短2个月。

国家速滑馆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具有智能化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颗“大脑”。郑方举例,可通过智慧管理使馆内气温分层,冰面、运动员比赛空间、观众席温度各不相同,既保证冰面状态稳定,又可让运动员体感舒适发挥最佳水,同时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观赛环境。

2021年10月,“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举办,这是第一次有国外选手在“冰丝带”参加比赛。国家速滑馆在场馆运行、竞赛组织等各个业务领域都对标奥运会赛时标准。“这场比赛中,参赛运动员和技术官员对冰面质量、场馆设施表示满意,对中国的防疫政策充满信心。”郑方说。

助力“可持续”

设计选材充分考虑绿色环保

国家速滑馆采用的“天幕”屋顶用钢量仅为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其诀窍就在于国产高矾密闭索。

“我们首次实现了高矾密闭索国产化,大大降低了造价和供货期,这是该技术首次在国家重大工程上获得应用。”李久林说。

郑方介绍,拥有巨大冰面场地的国家速滑馆好似一台冰箱。为了省电,屋顶采用弯曲形状不仅缩小了场馆整体容积,减少温度损耗,还能够大大节省建材,实现节能低碳目标。

郑方表示,充分考虑绿色环保是国家速滑馆的一大特色。除“天幕”的设计外,国家速滑馆的观众休息厅还采用了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手段,还将远处的森林公园与馆外广场融合为一体,给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别样的绿色体验。

此外,国家速滑馆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于零;同时也是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

国家速滑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二氧化碳系统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回收,再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相较传统冰场有20%以上能效提升,“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马进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速滑馆之所以采用全冰面设计,目的就是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其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类似于一个温度不同的“九宫格”,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可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群众冰上运动。“着眼于服务赛后可持续利用,努力打造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永久资产。”郑方说。(南方日报驻京记者刘长欣 赵晓娜泠汐王诗堃 实生徐怀)

标签: 反复利用 最高水平 建造过程 建筑行业

推荐阅读

2021年河南青少年网球排名赛开幕 省内级别和水平最高的青少年网球赛事

12月15日上午,2021年中国体育彩票·巴迪瑞杯河南省青少年网球总决赛在中原网球中心拉开战幕,近200名河...

首届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总决赛竞逐东湖 推动桨板运动项目快速发展

12月13日,2021年首届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总决赛暨全国U系列赛总决赛在汉收桨,来自全国各地的桨板达人在...

珠海加快建设南方足球训练基地 “琴澳杯”足球赛架起珠澳沟通之桥

天然草足球场全沙基建造,草种选用适宜珠海气候的暖季型草Tifgrand,整体透排水性能好,配备全自动喷灌...

首届中国(海南)体育用品和装备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全民参与的活动

12月5日,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海南省旅文厅共同主办的2021年首届中国(海南)体育用品和装备进口博览...

广东江门华体女排豪取5连胜 上海队、江苏队暂时并列第一

5连胜!昨日,江门体育中心体育馆内,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第一阶段比赛继续进行,广东江门华体女排以3:1战...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